商标交易网
锦州一位农民的“国槐快速成树嫁接法”专利,吸引了12家“合作企业”和20多份“会议邀请”,都需要他预先付费。
金州区杨家店村村民李花了10年时间研究出“国槐速生树嫁接法”,并于2006年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但是,拿到专利证书后发生的事情,让老李哭笑不得。从2006年获得专利至今,已有12家“合作企业”找到老李,他也收到了20多份各种会议的邀请,但这些企业和会议都要求他先交费。
专利所有人李是当地有名的“农村发明家”,也是杨家店村第一个搞果树嫁接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自1982年以来,他一直在种植果树。“最早,我种了桃树。当时锦州产的桃子几毛钱一斤,而旅顺产的油桃能多买2块钱一斤。我当时就纳闷了:自然条件都差不多,桃子的价格差别这么大?”后来,李听说旅顺产的桃子是嫁接后的优良品种。为了掌握果树嫁接技术,李一整天都待在旅顺果农家里。李说,他从1993年开始在自己的果园里研究嫁接。2003年申请了“国槐快速成树嫁接法”国家专利,2006年获得国家批准。10年后,农民李拥有了他的第一个国家专利。国家专利网对李的发明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在长江以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伴随着专利证书的,是一份又一份的《企业合作协议》。“第一份企业合作协议”甚至比专利证书更早寄出。合作企业是一家来自北京的公司。据老李介绍,这家企业自称从国家专利网上看到了李的发明,希望与他合作进行专利推广。“我当然很感兴趣,但仔细咨询了对方的合作模式后,对方竟然说要我先把12000元现金汇到其指定账户。”老李说,这些钱据称是用来做合同和支付“专家”在大连参观老李发明专利的费用。“我觉得这纯粹是忽悠。”李无奈的说。
此后,各种形式的“合作邀请”蜂拥而至。李说,一共有12家“合作企业”找到了他,有的发了邀请,有的直接打电话回家。大多数人要求李预先支付“合作意向金”。其中,最吓人的名字是“微软亚洲农业科学院”。老李说,这个机构名字很吓人,收取的合作费最高,高达10万元。但据了解,2007年微软已经公开表示,这个微软亚洲农业科学院与微软没有任何关系,是一个虚假的骗子机构。
除了许多“合作企业”,李还收到了20多份各种会议的邀请。“2007年,我参加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并成为本届论坛的特邀嘉宾。也许这次参加会议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之后各种会议邀请接踵而至,会议标题也五花八门。”李说,去年年底,中国商务部在北京举办了“世界华商大会”。主办方的邀请电话直接打到了李的家里,对方声称李可以获得在本次大会上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的机会,并现场推广自己的专利发明技术。这让李很动心。但对方要求他先交3000元的参赛费。付完钱后,李踏上了旅途。“到了会场后,我才发现,这个会议纯粹是拿我们的参会费。”老李说,主办方把他们安排在一个招待所,三天的会议大部分时间都在招待所度过。更让李觉得上当的是,这次会议不是商务部主办的,也没有国家领导人,大部分都是像他一样的专利发明拥有者。
李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到了20多份各种会议的邀请,其中大部分都要求他先交参会费。参赛费用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此外,还有“世界名人录”、“发明家百科编纂队”等组织找到老李,声称只要出钱买100本书,就可以列入《世界名人录》等等。“一项专利竟然让我成了‘唐嫣肉’。”老李无奈地说。
据了解,发明专利的拥有者被忽悠过,甚至被骗子骗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专利法专家、辽宁海星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红军表示,目前全年申请审批的专利近万件,很多专利在国家专利网站上公示,被一些“有志者”盯上,成为忽悠专利权人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说,专利骗子通常有几招:‘替专利权人营销’、‘邀请合作’,通常收了很多钱之后就杳无音信了。”刘红军说,专利权人首先要保持平常心,不要急于从自己的发明专利中获利,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各种骗子上当。(本报上海报道组)
胶东头条客户端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外报道、便民资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介绍:随时随地查看公交运行位置,准点接送,不用担心等车的问题。
- 上一篇:四川发布2020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
- 下一篇:谨防专利成为骗子的幌子